福建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做好普通高中2018级学生课程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指出:福建省从2018级高中学生开始进入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起开始启用,在2021年普通高考中正式实施。
高考将实行“3+3”模式,即考生总成绩由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6选3)成绩组成,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高考不分文理科
2018年起,高一新生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可选其一计入总分。另一部分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从6门科目中选出3门,计入高考总分。
6门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种。合格性考试用于核定学生高中毕业水平和能力,是高中生毕业的主要依据。而作为高等学校录取依据的等级性考试,采用“6选3”模式,只需根据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6选3选考放在高三下进行
综合各学科特点及学制要求,高中各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相应安排在高中三个学年进行,不得提前报考。学生在完成必修学分课程的基础上,在省级确定的考试安排表中选择参加相应学科的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时间。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6 门科目的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统一安排在高三年级下学期(具体另行通知)。
2018年新高一仍使用新教材
根据国家课程教材保持不变的实际情况,2018 级高中学生总体继续适用教育部 2003 年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普通高中学科课程标准》,使用现行国家课程教材,并积极渗透高中新课程新理念和高考综合改革新要求,优化课程模块教学开设要求,突出学科核心素养,实现课程教学与考试评价改革有机衔接、平稳过渡。
高中调整课时须报教育局同意
1、普通高中学制三年,每学年 52 周,其中教学时间 40 周、社会实践 1 周,假期(含寒暑假、节假日等)11 周。
2、普通高中每周 35 课时,每课时 45 分钟。学校确需调整课时时长的,要在保证科目及每周教学时间总量均不突破的前提下,并经设区市教育局书面同意后,方可实施长短课时相结合教学。
3、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和国家课程教材容量,一般 1 个模块教学时间 36 课时可获得 2 学分,1 个专题教学时间 18 课时可获得 1 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