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学辅导教育集团】中考日益临近,一年一度的中考说明又来了!今年的中考说明相比于去年依然变化不大,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结合我市(锦州)初中化学教学实际制定本考试说明。
一、命题原则
试题关注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础化学知识和技能;重视考查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概括、重组及形成自己的观点的能力。
实验内容要注重考查学生设计实验、应用实验方法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应重视通过实验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试题设计应增强情境性和加大灵活开放程度。试题的情境应注意选择学生熟悉的、真实的、有意义的化学问题;注意试题素材的公平性;引导学生关注环境、健康、材料、能源等社会热点问题,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适当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在试题素材、内涵及解答中力求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与技能,思维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避免繁、难、偏、怪试题;淡化对概念等内容的简单记忆的考查;考查的内容不过分追求知识覆盖面。
二、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为《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规定的主题,包括“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一级主题。主要参考人教版教材制定的相关内容。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各相对较高水平层次的学习目标均包含相对较低水平层次的学习目标,相对较高层次的内容,可以进行低水平层次考查。学习目标的各水平层次均可在不超出《课程标准》要求的情况下进行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
(一)科学探究
围绕8个基础的实验活动内容:
1.粗盐中难溶杂质的去除、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5.燃烧的条件、 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水溶液的配制、 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8.酸、碱的化学性质
使学生能基本上达到7项实验技能要求: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6.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7.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要求能在试题所设具体情景中,提出问题并做出合理的猜想;在猜想的基础上,制定计划、提出实施方案及描述可能出现的现象并合理解释实验现象;能对事实与证据进行加工处理,解释并得出结论;具有对具体的实验过程进行评价的能力。
(二)身边的化学物质
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初步学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别。
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
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举例说明结晶现象。
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