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备考指导 > 初中辅导 > 初中辅导班 > 如何跨过初二期中考试“两极分化”的问题

如何跨过初二期中考试“两极分化”的问题

    第一部分:关于分化的阶段性解释
   
    初二是初中两极分化的形成和定型时期。两极分化对学生而言,不仅是作为学习成绩分化后的结果,它也对学生的心态有一个影响。
   
    初二两极分化形成的标志在初二的上学期期中,此时学生们的成绩已经不再像初一一样齐头并进了,而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排名差异。在初二上学期的期末会达到一个分化的膨胀期,由于部分学生“开窍”比较晚,部分学生刚刚进入学习状态,部分学生失去动力等等一系列因素,导致学生的成绩差异逐渐达到顶峰,每个层次的学生之间的名次变动也比较剧烈。
   
    直至初二的下学期期中基本达到稳定,学生对于初中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基本趋于成熟,基本上确立了初二下学期至初三的排名。我们会发现很多同学会在课余时间刻苦努力,确保自己能在稳定期取得一个理想的位置。
   
    第二部分:期中考试的定位作用
   
    接下来的期中考试,作为两极分化第一次分流的标志,它的意义远比一次普通的阶段测验重要得多。首先,学生在此次期中考试的复习状态能大体反映学生的整体情况。若是自己有一套完整的复习计划,并能够很轻松地配合着老师的复习节奏,明确个个知识点的复习重点,自觉性很强的做题,那么这个状态就是上等的。能够跟老师的复习节奏,但是在复习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发现一些知识漏洞,并自愿去改正,并不焦躁,这个状态是中上等的。
   
    虽然按照老师的复习计划做练习,但是在很多地方感觉比较困难,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很多题目解决比较费力,解决起来自觉性不强,这就是中下等的状态。不愿去复习,对于大部分题目都很迷惑,基础概念部分很不明确,不愿自己复习,应付老师布置的复习资料与作业,那么这个状态是下等的。
   
    其次,此次期中考试的成绩与试卷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很多问题。错题分布能体现出学生的知识软肋,书写过程能体现逻辑能力与做题习惯,完成程度能体现学生的时间分配能力,细节部分能体现学生的应试能力等等。具体反映情况的分析我会在这次期末考试之后给出比较详细的分析。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此次期中考试作为两极分化期第一个重要考试。
   
    初中学习正如一次马拉松长跑,在前期会很快分出几个不同的梯队,尽管每个梯队内部的先后顺序总在变化,然而每个梯队之间的流动却很少,应该说,落下来很容易,追上去很难。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是要“跟上自己的队伍”。而自己究竟属于那个队伍,这就是这次期中考试的重要作用所在——明确分层。
   
    在期中考试后,很多同学会下意识的根据成绩来评判自己这段时间的学习状态。尽管前期大大小小的周考月考层出不穷,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更愿意接受一次大规模的正式的统一考试的成绩。尖子生们希望在这次考试中巩固自己信心,后面的同学也希望能通过这次期中考试一扫颓势,树立自信。故而这次考试对于学生们心态的影响十分重要。
   
    当然,此次分流并不是完全成型,并不排除一些客观和学生自身的因素会导致同学的排名在接下来的时间内不断变化。在明年的寒假还有一次最重要的赶超机会,能够抓住这个时段几乎是对抗两极分化的最后契机。当然,这是后话了。
   
    希望能够通过此篇文章,使得各位家长和同学对“两极分化”的初二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也对于各个时期的重要考试给予足够的重视。

初高中提分热线:192-6656-3658

欢迎咨询孩子的学习问题

初高中辅导,中高考冲刺辅导,线上辅导+线下辅导

一对一辅导、作业辅导、小班课、艺考文化课

咨询热线

192-6656-3658

扫描智能学微信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免费咨询孩子的学习问题,预约本地资深老师辅导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