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小学生想要学习好成绩好,不是靠老师和家长的督促就可以的,需要小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需要培养以下四种思维品质:
一、敏捷性
是指思维活动的反应速度和熟练程度,表现为思考问题时的快速灵活,善于迅速和准确地做出决定、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应注意:
1、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能生巧。
2、课堂听讲超前思维,抢在老师讲解之前进行思考,把课堂接受知识的过程变成思维训练的活动。
3、定时作业,有意识地限定时间完成学习任务。
二、深刻性
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和逻辑推理水平,表现为能深刻理解概念,分析问题周密,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应注意:
1、追根究底,凡事都要去问为什么,坚决摒弃死记硬背。
2、积极开展问题研究,按写小论文,养成深钻细研的习惯。
三、整体性
指善于抓住问题的各个方面,又不忽视其重要细节的思维品质。考虑问题,总是从整体出发,能够很好地处理整体与局部关系。培养思维的整体性应注意:
1、站在系统的高度学习知识,注重知识的整体结构,经常进行知识总结。
2、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挖掘共性,分离个性,在比较中学习新知识。
3、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在融会贯道中提炼知识,领悟其关键、核心和本质。
四、创造性
指思维活动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墨守成规,奇异、求变,表现为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应注意:
1、加强学习的独立性,保持应有的好奇心。
2、增强问题意识,在课堂听讲和读书学习中,注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注重思维的发散,在解题练习中进行多解、多变。
如果小学生具备了以上四种思维品质,那么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学习成绩都会很好,家长和老师再也不用天天督促着小学生赶紧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