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试题如何变动,会不会有变动,最新出题方向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焦点。这些改革理念在文综的高中试题中是如何体现的?我们能从中看到怎样的改革方向?小编根据历年高中组老师的总结做出了一下结论,希望对高中生也有所参考。
“稳”是从试题的内容,试卷的结构以及试题的难易程度方面来说的。该卷依据的考试大纲,坚持地理学的一般原理,以图形为载体,重点考核了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重视基础,考查能力。同时凸显特色,背景材料鲜活,贴近时代,贴近生活。
1、注重主干知识的考查
重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该试卷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水循环、内外力作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人口迁移、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交通运输对聚落的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工业的区位因素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地理条件、地理信息技术;选修模块的气象灾害、旅游活动、旅游资源,这些都是中学地理的主干知识,非常重视对主干知识的讲解。
2、图像种类多样,凸显地理学科特色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无图不成题是地理试卷的特色,本套试题一共有10幅图,涉及的类型有示意图、剖面图、分布图、过程变化图、等值线图。需要学生通过读图发掘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例如通过等值线图可以判断地理事物的空间和数量的联系,所以掌握一定的读图技巧显得非常重要,在的知识导学、高清课堂等多个栏目中对读图技巧都是有讲解的,所以给学生的高中做了坚强的后盾。
3.关注社会热点,贴近时代,贴近生活
大热点和小生活紧密结合,这也是试卷的特色。在36题,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背景,考查了交通线对聚落兴衰的影响,产业合作、能源调整等知识点。
二、地理学科的复习建议
本试卷符合新课标的精神与新课改的方向,不注重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是关注知识的应用,强调知识的综合联系,对地理学科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1、继续夯实基础,主抓地理主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自然地理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大气环流,气候的分布规律以及成因分析,常见天气系统,水循环和洋流;内外力作用与地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主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成因以及预防措施等。
人文地理,人口自然增长、人口的迁移,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区位因素,城市化问题及其防治措施,工业、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交通方式的优缺点,旅游资源的评价等。
2、注重能力提升,培养读图审题、答题能力
针对选择题,最好把常见地理图像熟悉一下,结合经典试题,图文结合,理解记忆;针对综合题,关键还是巩固提高审题、答题能力:提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和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四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