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临近,不少同学关心语文的提分空间。其实,这是没有绝对的答案!在近年的考纲变化中,我们会发现文化在试题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对于课本的迁移也会越来越多。但不管命题是否变化,都要回归题型和基础,以不变应万变。
真正进入考场时,一定把握考试节奏,注意时间尤为重要;留时间给审题干而非编答案;作文一定先立框架再动笔。当然除了要提高前面提到的审题能力外,基本上答题时间和每道题的分值是相匹配,有些基础题型尽量秒杀,给部分相对复杂,字数较多的题目留充足时间。但不论怎样都要给作文留下50分钟左右的时间,这个时间里包含5分钟左右的审题和列提纲时间。
一、文言文题型
语文文言文看不懂翻译也不会怎么办?
可以采用画括号的方法,将比较熟悉而且明确看得懂的部分用括号括起来,然后充分发挥联想能力将这些你看得懂的部分串联起来大概可以疏通意思。 也可以采用分层理解的方法,化繁为简,不论古今文章都有行文逻辑,区隔成小层次,每一层理解大意即可。
另外,有些位置因为你的知识积累不够很可能会出现看不懂的情况,这时可以放弃理解它的意思,尝试去判断作者说这句话的态度,是正态度还是负态度,简单的说就是猜出他的褒贬意思,这样可以迅速推进。文言文最好先从题目入手,很多题目不用看懂文章也可以做得出来。那些需要用文章做题的还是需要你看懂文章的某些句子,到时候着重在那些句子上用力就行了,要注意看懂文章未必就做得对题目。
对文言文阅读理解和翻译的解答不是很有信心该怎么办?有没有答题技巧?
文言文其实是对课内知识的迁移,考点仍然集中在重点实虚词和语法现象,根据省份不同会增加一下拓展类型的概括题型。但不论题型怎么变化,考点不变,所以两条路径,一是回归课本夯实基础,二是以语法和词性为标志做题。
文言文阅读词汇以课本为主还是需要再扩充一些呢?
一定是以课本为主,文言文考核是对课内知识点的迁移,所以把课内的每一篇文章落实到每个字每个语法,很快就会发现文言的阅读能力大大提高,当然如果需要补充,请用近几年所在省份的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做补充,尤其是已经到现在这个阶段,越近的题指导性越强。
二、诗歌鉴赏题型
如何解答诗歌鉴赏题?
我们要明确诗歌鉴赏可以鉴赏的方向是什么。不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古文阅读,凡是鉴赏,无外乎从结构、语言和情感三个角度分析,其中诗歌又以语言为主要考核点,语言可以从单字(炼字),句(手法),整诗(风格)多个角度切入,尽量答全,还要提醒大家的就是诗歌无论什么题型都需要对情感进行分析,切记!
诗词鉴赏有哪些需要是记得知识点?
就如上面提到的诗歌题型无论怎么问,都需要分析情感,所以诗歌的情感一定是我们需要了解的,虽然诗歌种类繁多情感复杂,但对于高考而言并非如此,无外乎——关于人生仕途,关于人生感悟,关于依依惜别,关于在外漂泊,关于国家悲喜,把握住这几个方向理解诗歌情感。而需要把握情感就需要充分的利用试卷上的每一个有用信息,从题目-诗人-注释-诗句(典型意象),按照逻辑顺序合理推导情感。
古诗词鉴赏和阅读理解总是没感觉,有什么好的改善方法吗
其实很多学生对于语文有误区,认为就是拼人品,凭感觉,但纵观这些年的考试,出题都是具有规律的,所以我们在答题的时候不是去想怎么写,而是要给自己充分的时间审题,知道写什么,比如题干中问道“文中多次写到某个内容有什么作用?”审题路径是:“作用”-鉴赏题-三个角度结构、语言、内容情感;“多次”-结构上是文章线索;线索-内容情感,从而得到这道题是一道考察线索和文章主旨的综合赏析题,然后动笔答题。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得高分的解题技巧?
两方面看:一是文章本身,有些省份的文章很长,即便篇幅不长,也都是比较专业类的文章,专业术语多,理解困难,但对于答题用处不大,而这类文章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逻辑明确,所以结构为先,找到每篇每段的核心句,把握全文内容,筛选信息。另外,从题目而言,实用类文本阅读主要考察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有些省份纯考客观题,而有些省份增加了主观题的考核,客观题除了考察信息筛选还有信息的理解和比对能力,切记要先拎出文章框架,根据题干确定答案区间,接着逐句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