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备考指导 > 小学辅导 > 小学语文 > 小学语文课内阅读理解是如何命题的

小学语文课内阅读理解是如何命题的

  在小学语文毕业测试题中,人们习惯把阅读题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对于课外阅读,大家都很重视,研究得也比较多。对于课内阅读,一方面,它的内容中含有语言积累的成分;另一方面,其阅读方法又与课外阅读难分难解,结果大家对它就难以重视起来。

 

  课内阅读分成两类:一类是以字、词、句等语文知识为主的语言积累,另一类是专门的课内阅读理解。课内阅读理解的命题同课外阅读理解一样,也要着眼于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在过去学习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整合来实现进一步提高;同时还可以与课外阅读理解在内容上形成互补,全面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内阅读理解选定的内容往往是第三学段课文中的片段或自然段,这些片段或自然段必然要承载更多关于篇章学习、理解的内容,这才符合考查阅读能力的需要。

 

  课内阅读理解站在整体感知的角度,在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方面,突出考查了学生对过渡段在篇章中作用的体会与认识;同时这是在考试这样的情境中实施领悟的,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远比老师平时的讲解有效得多。

 

  课内阅读理解形式的活用 传统的课内阅读理解考查形式有:填空、理解带点的字词、加标点、写段意、画出相关的词句等。这些形式是课后练习或作业中常有的题型,用来进行毕业测试,对学生而言最多只能是一种强化,达不到综合提升语文阅读能力的目的。因此,应改变或创新课内阅读理解的考查形式,使其真正担当起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中全面发展语文素养的任务。

 

  在文体互补中多侧面考查阅读能力。这里的文体互补主要是就课外阅读理解的文体而言的。通常课外阅读的文体只能选一篇现代文,或为叙事文,或为说明文,很少有诗歌、非连续性文本,更少有文言文。在课内阅读理解中,就可选用诗歌、非连续性文本、文言文等文体的内容进行补充,以更全面地考查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

 

 

初高中提分热线:192-6656-3658

欢迎咨询孩子的学习问题

初高中辅导,中高考冲刺辅导,线上辅导+线下辅导

一对一辅导、作业辅导、小班课、艺考文化课

咨询热线

192-6656-3658

扫描智能学微信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免费咨询孩子的学习问题,预约本地资深老师辅导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