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发布了SAT考试改革说明,新SAT考试将在2016年春季正式推出。2016年3月,全新的SAT首场考试在美国本土进行;5月7日,新SAT亚洲首场考试在中国香港如期举行,然而考生人数却锐减。那么,新SAT真的很难吗?今天小编给大家做出一些详细的整理和分析。
原因分析:观望心态居多:
对于新SAT亚洲首考人数锐减现象,有关人士认为,这是因为大家对第一场考试心里没底,改革后的新SAT考试让多数刷分党考生无题可刷,他们不清楚考试难度,不敢轻举妄动。CB官网最新消息显示,即将实行的新SAT考试不得再拼分,这对于参加新SAT考试的学生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美国大学理事会新SAT的官方系统显示,学生可以选择提交任何一次的SAT总分,也可以提交所有考过的SAT分数,但是不能提交不是同一次SAT考试中的单项最高分。也就是说,在新SAT考试中,CB不允许考生在不同的SAT考试次数中进行拼分,提交的每一次新SAT成绩都必须是完整且独立的。同时新SAT官方公布的样题和指南有限,加上本次考试之前只有3月北美的真题可以参考,许多考生心里没底,都想看看亚洲区的第一场考试的情况。
新SAT是不是真的很难?
SAT考试和中国高考不同,考试题目出现重复的几率较高,对考生而言,只要不断刷题,就有可能遇到相同的题目而取得高分,而这并不能体现出考生真实的水平。
面对新SAT首考人数锐减现象,有人指出,是否是由于考试变难呢?受访的学生普遍认为:考试时候的时间把握非常重要。如果在一个单元出现时间不够的情况,心情就会受到影响,后面几个单元的答题过程都会被影响。时间的仓促,会让考生不能全心全意关注在试题上,而分神的同时又伴随着焦虑和担忧,这种心理极大地影响着正常水平的发挥。而如果要保证考试时候的时间充裕,就需要在考前有大量规律的计时练习。
在这次考试中,受访学生在各个考试部分的答题表现分别如下:
1、阅读(Reading Test)
目前,中国大多数SAT考生都是国际学校或者国际班的学生,他们的英语阅读具有一定的基础。因此,传统教学的长难句分析或者中英翻译已经不是现在获取高分的重点了。相反,现在的考试更加注重对于原文信息的记忆、分类和总结。考生需要把握原文的整体结构、句子的功能、单词使用的特点和作者的意图。
简言之,原来的考察注重对文章内容的消化。而现在的考察,注重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视角来分析文章。并且这种阅读、分析和记忆需要同步完成。如果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不能对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和梳理,那么在遇到题目的时候他就得被迫回原文中去寻找。这种重复阅读增加了阅读量,因此,考生就不能在规定时间内答完所有题目。
2、语法(Writing and Language Test)
与新SAT的官方导读(Official Guide)上面的语法部分相比,受访考生觉得这次考试的语法难度不仅不高,反而有所降低。据考生反映,总体上,并没有觉得语法部分有什么突出的难题。但是,在不同题目类型的考试比例上,他们发现了变化。这次考试中,更多考核了语法部分的阅读题,即:询问某句话是不是应该用在某一段中、询问两句话应该怎样整合、询问一句话应该放在一段的什么位置,等等。这样的题目明显比平时训练的要多。
语法部分的阅读文章比阅读部分的阅读文章要简单很多,其难度大约为托福阅读文章的难度水平。因此,受访的考生均表示:在答题的时候按部就班就可以了。同时,考生还指出:因为题目里面有的考单词,比较简单,而有的考句子,有点难,所以他们倾向于读完一段再做相关题目,这样就能够在意思的指导下,把难题也答对。
3、数学(Math Test)
在新SAT中,最重要的部分显然是数学。因为总分1600分中,数学占800分,整整50%。因此,中国学生应该充分发挥数学优势,尽量做到数学部分得到满分。原来,我并不觉得数学难,因为美国SAT和ACT的数学难度只能达到中国普高初中或者高一会考的水平,但是现在大多数国际高中或者国际班的学生在数学部分不能得到满分。这个趋势值得注意。
4、写作 (Essay)
新SAT的作文对于申请美国前30名的名校至关重要,而这种作文模式需要系统而规范的学习和提高。一方面,考生需要练习的阅读技巧不是简单的阅读理解和中英文翻译,而是对文章的分析和批判性阅读。另一方面,考生需要掌握客观的批判性文章的写作方法,将自己的分析顺利地诉诸于笔端。这次考试毕竟是亚洲考生第一次历练,对于学生现有实力和问题的具体分析还要等成绩公布之后才能够更加透彻。
总的来说,随着中国一些国际学校与美国高中日渐接轨,学生们的备考模式也趋向美国高中生的备考模式。几乎没有学生脱产准备新SAT,因此考试的成绩越来越体现平时英语的实力。最后,祝愿大家都能考出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