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无非就是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听力、阅读和写作中国考生都很擅长,但唯独口语成为大多数人的担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中国考生学习英语多作应试之用,应试注重听力、阅读和写作,唯独口语不做考试,因此中国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都非常有限。二是因为英语母语环境的缺失。没有口语练习的对象和机会,口语能力自然无法提高。
一、怎么说--英语发音第1周~第3周(21天形成一个习惯)
很多人在刚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由于没有系统的学习音标,或是受到老师的影响,因此发音就有问题。在真正的系统练习口语前,我们首先应当纠正我们的发音。
1) 首先认真学习音标
元音、辅音、清辅音等概念最好弄清楚,同时,在学习音标的过程中,要注意每个音标发音时舌头、嘴唇的形状、声带震动以及鼻腔用音等细节。大一口语课的时候,老师会让我们对着镜子练习发音。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的嘴型及舌头位置,在不断的纠正中,发音才能更为准确。在音标教辅材料选择方面,最好的选择是BBC。Learning English,里面有针对英语发音的详尽教程。
2) 学习完音标之后,就进入了练习阶段了
除去每个单词的发音外,我们还要知道单词轻重音、句子节奏、句子轻重音等。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模仿跟读,除过BBC Learning English之外,还推荐EnglishPod,这两个节目都是正常语速且有讲解,比较适合初学者,若是前期学习时间充分,可每天听一个小时左右,半个小时认真听,另半小时跟读。
二、说什么--第4周~第8周
三周时间解决发音问题之后,就进入到说什么阶段,这也是英语口语最为重要,也是最难攻克的一个阶段。那么,应该如何提高英语输入的效率呢?
1、单词
如果说英语学习是一座金字塔,那单词就是堆成金字塔的砖石。大学公共英语六级考试要求掌握的单词数量大致为5500个,GRE需要掌握核心单词数量大致为10000个,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至少掌握7000个单词,才能与英语母语者做到基本的无障碍沟通。推荐通过阅读来记忆单词,遇到不懂的单词,用英英词典去查,然后记到单词本上。通过语境的单词记忆,远比背单词书更有效率。记忆单词的生词本最好是比较厚而且体积较小的本子,这样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拿出来进行记忆。
2、 英语思维
在我们讲英语口语的时候,我们的思维逻辑为:英文--中文--中文--英文。对于初级英语学习者而言,中文是必经之路,但对于一个高阶的口语者而言,中文反而会成为一个阻碍。因此在经过单词以及英美剧的训练之后,就应及时转入英语思维。在词汇、语法、逻辑、英美文化有了足够多的积累之后,我们的大脑才不用经过中文翻译,而是直接下意识的说出英文。在这个时候,你的英语才能够真正进入到fluent的阶段。
三、和谁说--第9周~第12周
很多人的发音和知识积累已经非常丰富了,但是苦于没有对话的人以及环境,所以开口的机会非常少。但互联网的发展,给了我们和国外友人交流的机会,想学好口语的,切记不要害羞,尽可能的多说,说错了也没关系。另外,每个大学都会有英语角,若是有时间,可以每周过去和英语角的学生交流。另外,外国语大学相比一般的大学,都会有数量更多的留学生。这些留学生为了学习汉语或是宣传宗教,也会主动找我们聊天,去外国语大学找留学生,你联系口语的机会也会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