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备考指导 > 初中辅导 > 初中辅导班 > 2016年中考化学经典例题解析 中考必考

2016年中考化学经典例题解析 中考必考

  第一 、重视实验课程

  在化学书中有很多有趣的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人类研究物质的基本变化规律的一种有效的科学方法,在初中课程中,一共有82个实验,而很多中考题都和这82个实验有关。

  第二、 除了背还是背

  初中化学知识点零散,比较难记忆,涉及到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方程式等内容。可以先记忆容易的,再记忆困难的知识,氢H,氧O,碳C,氯Cl,钠Na,镁Mg,铝Al,氦He,氖Ne,硫S,剩下的化学符号可以放在后面再记忆。化学价就需要死记硬背了,但是可以编成顺口溜记忆: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铜、钡、锌,铁,铝三价氯负一,氧、硫负二要记清。除了利用记忆方法来记忆,也可以通过做题查找资料记忆,在做题的过程中熟记和掌握记忆化学知识。一定要灵活运用记忆方法,此外还可用图表记忆、对比记忆、数字记忆、规律记忆、浓缩记忆、联想记忆等方法,把枯燥的化学知识趣味化,这样就能记得清,记得牢。

  应广大学生的要求,小编在这里找出几道中考必考化学题型,里面的知识点经常要考到,在做题时,先自己做一遍,再对答案,看解析。要把整个题型都研究透彻:

  例1:现有Fe,稀H2SO4,CuCl2溶液,NaOH溶液,Fe2O3,两两混合后,能发生反应的有

  A.7个 B.6个 C.5个 D.4个

  分析:解答这类问题最容易遗漏能反应的,或将不能反应的物质也计算在内,避免发生这种错误的化学学习方法是“先分类,后碰球”。具体作法如下:

  分类 单质 酸 盐 碱 金属氧化物

  答案:应选C

  例2:下列各组物质,能在溶液中共存的是

  A.Ca(OH)2、HNO3、CaCl2 B.Ba(NO3)2、H2SO4、KNO3

  C.K2SO4、CuCl2、NaOH D.NaCl、K2CO3、KOH

  分析:所谓“共存”,就是指彼此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本题中的各组物质,都是可溶性的酸、碱、盐,它们彼此之间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关键要看有无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A组溶液中的Ca(OH)2跟HNO3发生中和反应,有难电离的水生成,故不能共存。

  B组溶液中的Ba(NO3)2跟H2SO4能反应生成难溶的BaSO4白色沉淀,故不能共存。

  C组溶液中的CuCL2跟NaOH反应,生成难溶的Cu(OH)2,故不能共存。

  D组溶液中的三种物质间两两都不能发生反应,故能共存于溶液中。答案为D。

  例3:今有AgNO3溶液、BaCl2溶液、Ba(NO3)2溶液、Ba(OH)2溶液、Na2CO3溶液和Zn粉供选用。若欲除去稀硝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以得到纯净的稀硝酸,应加入适量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类型是 ——

  分析:为了有效地从溶液中除去溶解着的杂质,所加入的适量试剂通常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是跟要保留的溶质不反应;二是能跟杂质发生反应,该反应的产物,或是沉淀、气体从溶液中析出或逸出,或是生成水、或者变成提取物保留在溶液中,以有效地去掉杂质,且不引入新的杂质。

  除去稀硝酸中的少量硫酸,实质是除去SO4离子。含Ba2+的溶液——Ba(NO3)2溶液、BaCl2溶液和Ba(OH)2溶液都能和H2SO4反应,并产生BaSO4沉淀。若使用Ba(NO3)2溶液,在生成BaSO4沉淀的同时产生HNO3,HNO3恰好是应保留的溶质,反应后过滤去掉BaSO4沉淀,即可得到纯净的稀硝酸。

  同样道理,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HCl,实质是除去过量H+。Ba(OH)2溶质、Na2CO3溶液、Zn粉末都能跟盐酸反应。若使用Zn或Ba(OH)2溶液,在消耗HCl的同时,产生可溶于水的ZnCl2或BaCl2,将向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若使用适量Na2CO3溶液,在消耗HCl的同时,产生NaCl、H2O均不引入新杂质,产生的CO2气体从溶液中逸出,最终会得到纯净的NaCl溶液。

  答案:Ba(NO3)2溶液, Ba(NO3)2+H2SO4=BaSO4ˉ+2HNO3

  Na2CO3溶液, Na2CO3+2HCl=2NaCl+H2O+CO2- 复分解反应。

初高中提分热线:192-6656-3658

欢迎咨询孩子的学习问题

初高中辅导,中高考冲刺辅导,线上辅导+线下辅导

一对一辅导、作业辅导、小班课、艺考文化课

咨询热线

192-6656-3658

扫描智能学微信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免费咨询孩子的学习问题,预约本地资深老师辅导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