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备考指导 > 高中辅导 > 高中辅导班 > 2016年高考文综将怎么变?300分怎么拿到

2016年高考文综将怎么变?300分怎么拿到

  历史

  2016年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文科(历史部分)总体上呈现 “平稳过渡”的特点:考试内容范围上,与2015年相比几乎没有变化。2016年的历史高考可能还会延续2015年高考试题的风格。选择题还将以文字史料题为主,辅之以图片史料题、数据史料题、地图史料题等,保留中外思想比较题、史学方法题等。主观题还是以综合性考查为方向,保留开放性问题。

  目前,历史学科复习基本进入第二轮。冲刺阶段,小编给大家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重建体系,系统整合知识。二轮复习中特别重视树立 “通史意识”,培养“历史通感”,学会打破教材的藩篱,重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模块的整合和历史知识的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脉络,构建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是活化知识,拓展思维方式。基础知识扎实并系统化的同时,把知识学活、用活内化为思维方式,培养独立的而不是盲从的分析问题的态度及扎实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也非常重要。

  三是查找漏洞,继续夯实基础。“立足基础,回归教材”仍将是二轮复习的基本点。基础不扎实,能力也将是“无水之鱼”。基础知识的漏洞可能是重要事件的时空定位、模糊概念的内涵外延、主干知识的内在本质,也可能是相对薄弱的整个知识板块。

  政治

  根据近年政治试题灵活新颖的命题特点来看,“浅知识,活能力”,今年还会保持这样的命题趋势。

  备考建议

  1.以本(课本)为本,以纲为纲(考试说明)。复习要向(考试说明)、《教学指导意见》和教材靠扰。基础知识成为高考的第一依据,越是基础的就越有决定性意义,基础不实是学生失分的第一原因,越是基础的就越有区分度。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均离不开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复习中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做到点点清、点点明、点点通,烂熟于胸。

  2.用心梳理,构建体系,融会贯通。

  掌握教材知识体系对回答问题非常重要。灵活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进行学科内知识的渗透:

  ①   与《生活与哲学》其他知识的渗透

  ②   与《经济生活》知识的渗透

  ③ 与《政治生活》知识的渗透

  ④ 与《文化生活》知识的渗透

  3.时事热点与课本知识相对接。

  在复习中,我们要关注学科知识中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知识,如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可持续发展问题,科技发展动态,文化思想的发展,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关注国家、世界和人类的命运,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当然,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应与理论结合,回归教材,突出基础性,加强对知识的迁移。

  地理

  2016地理学科的考试说明在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两方面与2015年保持一致,地理学科考试说明2015年对考试范围作过较大调整,由原来的六个部分缩小为三部分,只保留了地理必修Ⅰ、Ⅱ、Ⅲ;在必修Ⅲ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增加了区域地理学习的一般方法和不同尺度区域(如大洲、地区、国家等)的主要地理特征两条内容。因此,前几年的高考试卷中2015年的高考试卷最有参考价值。

  复习建议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

  从2015年的试卷来看,试卷知识点涉及面很广,涵盖了必修三个模块,考试内容上涉及到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与区域地理知识。所以复习中要根据考试范围要求对照教材疏理基础知识,进一步理解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构建知识内在联系的整体性网络,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横向与纵向的知识链,加强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方法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重视主干知识的运用

  地球运动、大气运动、地壳运动、整体性与差异性、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产业转移等主干知识几乎每年必考,但都会呈现新的情境,强调知识运用,注重考查地理学科的学习、分析和评价能力。所以复习中,要培养学生能在新的情境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运用地理原理与规律进行比较、判断和分析,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

  三、关注热点问题的地理性

  高考试题具有时代气息,体现当今中国与世界的社会经济发展,今年复习中也要关注2015年以来世界和我国的一些热点新闻,尤其是和地理有关即具有地理性的一些热点,如“巴黎气候大会”、“全面二孩”政策、供结侧结构调整”、“天津港爆炸”、“深圳滑坡事件”等,让学生从地理的视角展开分析讨论,因为这些政策、现象和事件都可以成为地理命题的显性或隐性的题材,学生要能够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原因、提出建议、阐述影响。

初高中提分热线:192-6656-3658

欢迎咨询孩子的学习问题

初高中辅导,中高考冲刺辅导,线上辅导+线下辅导

一对一辅导、作业辅导、小班课、艺考文化课

咨询热线

192-6656-3658

扫描智能学微信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免费咨询孩子的学习问题,预约本地资深老师辅导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