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课题的学习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广大教师所关注的问题,而研究型课题的选择是开展好研究性学习的前提和关键。在初中化学实际教学中有时由于问题选择的不恰当而影响研究,从而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在此小编就研究性课题的学习给打击分享一篇文章。
一、选题的一般原则
到底应该怎么选题呢?选题是一门学问,需要综合全面地考虑。第一,要根据兴趣确定课题的范围。课题的研究过程可能会很枯燥,可能会遇到很多难题,如果我们对问题没有兴趣,很容易就会半途而废。第二,在兴趣的基础上要确定一个具体的题目。这个题目可以共同讨论确定,可以到网上查一查相关领域的信息,还可以在别人的课题上进行扩展。但不论怎样,这个题目一定要遵循一个原则:具有可行性、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总之,题目不能随随便便定,一定要经过严密的考察。
二、选题的一般方法
从课堂中选题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发现问题的主阵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而由于课堂时间及其它条件的局限性不能在课堂上得到解决的,可作为学生研究性课题。
例如在学习《空气》时用红磷在钟罩内燃烧,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钟罩容积的1/5,由此判定空气中的氧气约占1/5,为什么非要用红磷而不用其他物质呢?为什么要用过量的红磷呢?没有钟罩你能设计出其它的实验装置吗?在教材中还有许多的阅读材料,如稀有气体的用途、人工降雨等,书本上只简单介绍,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了解得更全面,这部分知识也可作为学生研究性的课题,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获得更丰富的知识。
从生活中选题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化学现象,有的简单问题学生通过现有的知识已能够解决,但大多数问题仅靠书本上所学的知识是不够的。如:你买过食盐吗?你注意了食盐包装袋上的说明文字吗?对此可向学生出示下列问题进行研究:1:你认为包装袋上的碘酸钾(碘元素符号为 I)的化学式为() ,其中碘的化合价为() .2:精制碘盐包装袋上有这样的说明文字:“待食物烹调好后,再放入碘盐”,请用有关化学知识加以分析解释。3:为什么包装袋上还注明要“密封贮藏”?请对照化学式,联系使用说明,大胆作出你的猜想。
从社会“热点”中选题
“绿色化学”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并大力倡导、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中进行有机渗透,应是提高学生环境意识、科学素质的有力举措。
对前沿知识的拓展性研究。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了解最新的科技成果,可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拓展性的研究。如:讲了金刚石和石墨,可让学生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其结构、性质和用途。又如:讲了《分子、原子》一节后,可让学生了解什么叫纳米,什么叫纳米技术,纳米材料有哪些特点等等。
总之,在研究性学习的选题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选择贴近社会生活实践的课题,增加学科性的课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