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备考指导 > 小学辅导 > 小学数学 > 小学数学学习“策略”的应用

小学数学学习“策略”的应用

  小学阶段是孩子学习模仿能力最强,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阶段,家长应该重视对孩子在小学阶段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重视孩子在小学阶段各个方面能力的提升,给孩子一个平衡发展的小学阶段。学生运用的策略,常常会受到思维的定势。简单的说就是,看到图形就画图,看到数字就想着列表。这个时候,老师和家长就需要及时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题意,从而找到解决问题合适的策略。这样能让学生解决问题时,事半功倍,找到正确的解题方向。

  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为了解决难点,讲得往往太多,规范性的要求也提得太多,学生的解题策略仅仅是遵照老师指定的某一条路径去进行,虽然能在类同的练习中发挥较好,但一旦遇到新的类型就无从下手。为此,在应用题教学中应尽可能精讲,给学生更多的自主解答时间,并做到以下两点:

  1、允许解答的个性化

  教学中,有些教师过于强调应用题的分类,这样学生一拿到应用题就生搬硬套,套上一个类型,然后按老师的要求按步就班地解答。长期如此,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步淡化应用题的分类,淡化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及过程的标准化要求,引导学生只要思维策略有效就正确,并让学生真正体现解题的个性化。

  例:甲、乙两人计划加工一批零件,甲单独做8天完成,乙单独做10天完成,现在两人共同加工,经过5天后,比计划多加工个120个,问乙每天加工几个零件?

  这题的一般解法是先求出这批零件的个数,再进而解答,我启发学生能否找出更简捷的解法,有些学生经过分析,提出了不同的解法:因为甲4天能加工计划的一半,乙5天能加工计划的一半,因为甲、乙共同加工了5天,乙正好加工了计划的一半,甲5天则要超过计划120个,而甲加工完计划的一半只要4天,这120个零件即是甲1(5-4)天的工作量,因为甲4天的工作量乙要5天才能完成,因此可得,乙每天加工零件的个数为:120×4÷5=96(个)。

  这些学生的个性化解答,不但达到了我们教师教学的一定标准而且,真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应该是新奇独特、别出心裁、突破常规或几方面兼而有之。应用题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的创造性。当然,这就要求给学生的思维以较大的自由空间,给学生以较多地选择余地。首先,要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通畅,创造才能可能。其次,要注意引导学生更多地解答方法,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能力。

  例:某人要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630个,10天完成,后来因为采用了新工艺,实际只用了9天就完成了任务,求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加工几个零件?

  这题的一般解法是先要求出这批零件的个数,再进而解答,我要求学生认真进行分析,找出更简捷的解答。有的学生提出,因为原计划每天加工630个,要10天才能完成,实际只用了9天就完成了原来10天才能完成的任务,即把原来1(10-9)天的工作量平均分配在9天完成,因此可得,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加工的零件个数为:630÷9=70(个)。这种解法真是一种独特的创新法。

  在注重孩子全面发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每一个教师都在思考、探索的问题。作为家长,也应该注重培养孩子在平时生活中的数学实际运用能力。

初高中提分热线:192-6656-3658

欢迎咨询孩子的学习问题

初高中辅导,中高考冲刺辅导,线上辅导+线下辅导

一对一辅导、作业辅导、小班课、艺考文化课

咨询热线

192-6656-3658

扫描智能学微信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免费咨询孩子的学习问题,预约本地资深老师辅导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