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备考时,我们常说要有效率的复习才是关键,那么在考试中我们更应该关注什么呢?当然是分数,制约我们分数高低的除了标准答案以外,还有阅卷老师。客观的标准答案我们无力更改,主观答案也是由阅卷老师主要定夺的。在平时考试中,一分的多少可能不会大问题,但是在高考考场上就不一样了。语文、数学、英语在高考中,究竟怎么才能少丢分,下面我们来看看请听阅卷老师怎么分析的。
语文
1.审题很关键
高考语文有些题目其实并不是那么难,只是多了一个“弯弯”,玩了一把“文字游戏”,许多学生粗心大意,在审题时习惯一眼瞄过,就写答案,往往正好掉进了出题老师的“陷阱”中。因此,一再强调审题要认真仔细,包括名句默写、字音、词语、断句、病句、实词、虚词、句子衔接等,都需要多花一点时间进行审题,再写答案,方能做到少丢分。
2.不要漏写作文题目
作文分数在高考语文中所占比例是最大的,因此许多学生在上面花费的时间较多,希望写出阅卷老师眼中的“好作文”。作文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全由阅卷老师打分,这个可能与其他学生拉开几分甚至十几分的差距。我们常说一个好的标题,等于成功了一半,或许过于过了,但是肯定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此在高考中千万不要漏写作文题目哈!
数学
1.牢记“做快≠做对”这一“铁则”
高考数学科目时间不够用是绝大多数同学的相同感受,许多学生在前面题目上花费的时间很少,一味的“求速度”,却忘了思考答案到底对不对。数学高考最后看得的是你答案是否准确,因此要确保做了的题目,百分百准确。加上,高考试卷出题都有一个规则,那就是先易后难,分数也多是由低到高,许多学生怕后面大题没时间做,不能得到高分,在前面基础题上花的时间过少,且没有边做题边检查的习惯,以致于简单题也丢分。
2.答卷上“宁多勿少”
高考数学是没有倒扣分情况的,因此就算把握不准的大题做了,也不要轻易涂掉,阅卷老师会在里面寻找可以得分的点,说不定一个公式也可以多得一两分。数学试卷上,能写多少就写多少,尤其是解题过程要写在试卷上,就算没有得出最后的结果,也会有“辛苦分”拿的。
英语
1.把握试卷整体信息,从前后文找提示
高考英语最多的就是选择题,看似从A、B、C、D中选择正确答案挺简单的,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挺难的,毕竟英语不同于语文,就算不会做也能读懂题目的意思。有的英语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等大型题目,对于英语成绩稍弱的学生而言,读完了也不能完全理解是什么意思,甚至根本不知道讲得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多得分,就必须学会把握试卷整体信息,试着从前后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境线索提示,可以很好的帮助你理解题意,提高正确率。
2.英语作文尽量用自己的话语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