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备考指导 > 高中辅导 > 高中辅导班 > 化学实验的表述题不想丢分得这么答

化学实验的表述题不想丢分得这么答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在实验题和理论试题中都出现了用文字正确表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或结论的题目。但在平时练习中,学生在答题上因为表述不规范,在细节上容易丢分。为此,小编把高中化学实验试题中常考查表达能力的问题归纳整理,进行规范描述,以供大家参考。


  1、浓硫酸的稀释:


  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浓硫酸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


  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中部,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


  3、用试纸检验气体:


  (以NH3为例)用玻璃棒贴取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或试管口,看试纸是否变蓝。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大试管单孔塞为例):


  ①微热法:将导管插入水槽中,手握大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时导管口回流一段水柱,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液差法:塞紧橡皮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皮管部分,从长颈漏斗中向试管中注水,使长颈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中液面,过一段时间,液面差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若为分液漏斗,塞紧橡皮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皮管部分,向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打开活塞,若分液漏斗中液体滴下的速率逐渐减慢至不再滴下,说明气密性良好。)


  5、闻气体的气味:


  用手在集气瓶口上方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


  6、焰色反应:


  (以K元素为例)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是否为紫色。(注:洗涤铂丝用盐酸溶液)。


  7、洗涤沉淀:


  把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到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置,使蒸馏水滤出,重复2~3次即可。


  8、判断沉淀剂是否足量的操作:


  在上层清液中(或取少量上层清液置于小试管中),滴加沉淀剂,若不再产生沉淀,说明沉淀完全。如粗盐提纯实验中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在上层清液中再继续滴加BaCl2溶液,若溶液未变浑浊,则表明BaCl2已过量。


  9、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


  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洗液,滴加相应试剂……


  10、萃取分液操作: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在漏斗下面放一个小烧杯,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11、量气操作注意:


  待温度恢复至室温时,调节量筒(或量气管)使左右液面相平。


  12、酸碱中和滴定终点判断:


  如强酸滴定强碱,用酚酞用指示剂,当最后一滴酸滴到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即为终点。(拓展:氧化还原滴定如用KMnO4滴定草酸: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13、有机实验中长导管的作用:


  冷凝回流,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


  14、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往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当溶液变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


  15、渗析操作:


  将胶体装到半透膜袋中,用线将半透膜扎好后系在玻璃棒上,浸在烧杯的蒸馏水中,并及时更换蒸馏水。


  16、容量瓶检漏操作:


  往容量瓶内加入一定量的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观察瓶塞周围有无水漏出。如果不漏水,将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度后塞紧,仍把瓶倒立过来,再检查是否漏水。如果仍不漏水,即可使用。


  17、气体验满和检验操作:


  ①氧气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收集的氧气已满。


  ②可燃性气体(如氢气)的验纯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的气体,用大拇指摁住管口移近火焰,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气体不纯;听到轻微的“噗”的一声,则气体已纯。(可燃性气体在加热或点燃之前必须检验气体纯度。)


  ③二氧化碳验满: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气体已满。


  ④氨气验满: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气体已满。


  ⑤氯气验满: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气体已满。


  18、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


  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19、皂化反应完成的标志:


  静置不分层。


  20、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


  加少量KClO3,插上镁条并将其点燃。


  21、量取液体读数:


  视线应与刻度和液面凹液面最低点水平相切。


  22、银氨溶液的配制:


  在硝酸银溶液中边摇动试管边逐滴滴加稀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23、固体加热至恒重的标志:


  连续两次称量质量差不超过0.1g。


  24、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


  完全水解——加入碘水,不显蓝色。


  尚未水解——取水解液先加NaOH溶液于试管,再加入新制的Cu(OH)2加热,若无砖红色沉淀产生,证明淀粉没有水解。


  部分水解——用两个试管取两份水解液,一份加入碘水显蓝色,另一份加碱中和硫酸


  后再加入新制的Cu(OH)2加热, 产生砖红色沉淀 (同时具有上述两种现象)。


  25、检验卤代烃中卤原子的操作:


  取样与NaOH溶液共热,然后加HNO3酸化,再加AgNO3溶液,据沉淀颜色进行判断。


  26、物质检验操作:


  取样→加试剂→表现象→说结论。

初高中提分热线:192-6656-3658

欢迎咨询孩子的学习问题

初高中辅导,中高考冲刺辅导,线上辅导+线下辅导

一对一辅导、作业辅导、小班课、艺考文化课

咨询热线

192-6656-3658

扫描智能学微信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免费咨询孩子的学习问题,预约本地资深老师辅导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