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备考指导 > 小学辅导 > 小学语文 > 小学语文阅读题型和答题方法大总结

小学语文阅读题型和答题方法大总结

  小学语文阅读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的运用能力。高年级的阅读重点是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等。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考察的内容包括哪些呢?下面小编来给大家整理整理。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考察的内容包括:

 

 

  1、理解加点字、词,体会句子的含义

 

 

  2、概括文章(段落)的主要内容

 

 

  3、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

 

 

  4、对文章关键人物的评价以及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如何读懂文章

 

 

  要在阅读上有所突破,首先要培养习惯,读懂文章后再动笔。

 

 

  “读懂文章”:即读完文章后,(1)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写人还是写事,写景还是写物?(2)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表达某种情感还是说明某个道理?(3)我能概括出文章的内容。(4)我能用几个词语说说主人公的品质或心情。(5)文章的题目是想表达什么?是主人公,还是主要内容,还是中心?题眼很重要,不能放过。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字、词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例如:瞻前顾后。所谓“瞻前顾后”具体是指联系文章前后文的句子明确词义,在具体语境中揣摩词义的变化,用自己最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

 

 

  答题方法:应先答出本来意思,再答出在文中的意思。

 

 

  解释词语的方法有很多,找近、反义词;抓住关键词解释等。

 

 

  2、直接理解加点字、词,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举例:《梅花魂》中祖父“轻轻地用刀片刮去,慢慢地抹”这几个词体现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你如何理解这几个词?)

 

 

  方法:解释字、词在句子中的意思,结合文章中心。

 

 

  3、加点字、词换成另外的字、词,好不好?

 

 

  4、加点字、词删去,好不好?

 

 

  方法(3、4):表态,解释原字、词的意思,在句子中有何表达效果,换(删)有何效果,所以不能换(删)。

 

 

  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用得很好,可不可以将它换成“吹”字?为什么?

 

 

  答:不可以。(表明态度)“绿”在文中是作为动词,有“吹绿”“染绿”的意思,(解释字的意思),更能体现春风所带来的生机(在文中的作用和表达效果),而“吹”只是表示春风的动作,如果换了就不能体现这种生机,所以不能换。

 

 

  二、理解句子的含义

 

 

  1、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谈谈自己读句子的体会——字面+中心,所谓“字面+中心”指的是,先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解释句中的关键词语,连词成句;联系文章前后的内容来解释句子,联系文章中心来理解句意,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说明一个道理,希望与我们达到共鸣,我们要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谈体会。

 

 

  方法:从文中理解,把文章中的这句话用最通俗的方法再说一遍,可以给这个句子换说法,也可以给这个句子作解释。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再理解句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可以联系生活再说说。

 

 

  举例:《窃读记》中国学老师说的话“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如何理解这句话?

 

 

  成长需要物质和精神都有保证,吃饭保证了我们在身体健康方面的成长,而读书保证了我们的精神方面也会成长,二者缺一不可。

 

 

  2、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什么感情?(也可问你印象最深刻的句子)

 

 

  方法: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初高中提分热线:192-6656-3658

欢迎咨询孩子的学习问题

初高中辅导,中高考冲刺辅导,线上辅导+线下辅导

一对一辅导、作业辅导、小班课、艺考文化课

咨询热线

192-6656-3658

扫描智能学微信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免费咨询孩子的学习问题,预约本地资深老师辅导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