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小孩子的辅导应该从小学就开始,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还处于依赖父母的时期,正是建立小学学习习惯的黄金期。小学一二年级是孩子极其依赖父母的时期,家长如果在这段时间狠抓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以及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就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时的孩子心智还不成熟什么都未知,家长式孩子的启蒙老师,这个时期给孩子正确的教学辅导,教学理念,形成认知、都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也是对孩子一生学习的“第一印象”。
在孩子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
要求孩子写字工整:如果从一开始就让孩子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这样避免孩子到高年级的时候由于叛逆对其失去兴趣。提高孩子做作业的效率以及学习兴趣。
做作业速度:提高孩子做作业的速度和正确率。一般孩子成绩低于班级平均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做作业速度慢。严禁孩子边做作业边玩,尽量做作业中途不吃东西、不上厕所。
这个阶段切忌不该只重视分数高低和名次,使孩子错误放大成绩的意义与重要性。鼓励孩子追求自己的最佳表现,让孩子了解成绩是一种自我检验而不是分数、名次的追求。培养孩子每天朗读、写简单日记的习惯。

小学三四年级
小学三年级的学习习惯直接决定高考的学习成绩,小学三年级和高二成绩相关系数0.82,重要程度不用多说了。这个阶段是孩子学习逐渐定型的重要阶段,这时的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见,所以又是一个不稳定的阶段,孩子在一二年级养成的良好习惯一定要加强不能放松。三年级后不用跟一二年级一样再坐在旁边陪伴孩子做作业了,他们开始主动积极的接受新知识,但你要教会孩子做计划表、整理错题、做笔记。
语文: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一个阅读计划表,记录每个月的阅读字数。中年级也是孩子写好作文的关键时期,平时孩子写日记要引导他多写生活中发生的事儿,多描写细节。
数学:
从三四年级开始,如果孩子学习轻松,喜欢挑战,那么学点奥数(千万不能强迫!!)。学奥数要抱着训练态度和平常心,但不是指随随便便应付,学奥数最难得的是坚持,首先我们“陪伴”的家长要坚持,做好情绪的疏导,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既然选择了就坚持,既然坚持了就努力做好。
英语:
三四年级是英语从听说到读写的过渡期,平时多看看英文绘本,要求他拼写单词等。这个时期开始教孩子画重点、整理错题本、简单记笔记。记笔记和找重点是相辅相成的,但是要让孩子尽量做到边听边写,记多少算多少,千万不要为了记笔记而错过老师的讲课内容。
五六年级
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以后,不用再过问课业细节了,只要在他偶尔犯懒的时候提醒他,遇到挫折的时候鼓励他,在他实在找不到解决办法时跟他一起寻找方法,这时候孩子有了自主的学习能力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初中语数英成绩关键在于小学打的基础
语文:
从小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虽然也买了不少课外阅读书,但没有坚持督促孩子阅读,到了初中孩子语感不强、字词美句积累甚少,孩子的语文成绩很差,因为初中考试大部分是课外知识,真是后悔啊,现在更没时间看了,最主要的是没有这个习惯!语言素养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小学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孩子,进入初中语文再差也不会差哪去。
初中语文考试都是以中考为标准,语文卷子的阅读理解题(现代文、文言文)和作文占比分很大,而且阅读理解的文章内涵也很深。初中语文考试经常变换形式考古诗词、文言文,成语更是每考必有,所以小学学过的或者要求必备的古诗词,最好分类整理一下(如描写季节、景物、情景的等等),并定期朗读背诵,做到滚瓜烂熟。成语和文言文词句积累一定要知其意识其字,并体会文言文的语感。
数学:
还在小学阶段的家长可以让孩子去学奥数,不管孩子学不学得好,肯定不会让孩子越学越笨!那些学过奥数的孩子进入初中以后,他们的思维明显比没学过奥数的活跃,新知识接受能力也比他们强,这些孩子便越学越带劲,考试分数就慢慢拉开了距离。数学考试也是以中考为标准,很多题都是中考原题。都是找规律、周期循环、图形数数、简便计算、定义新运算、数列求和、方程解题等,运算律尤其是分配律要反过来倒过去地会运用。总之小学奥数的知识多学一点最好。小学里的所有几何知识(图形知识)一定要学好初中才不会苦恼。
英语:
现在初中英语虽然从字母学起,但进度很快,还没消化又讲新课,作业全是课外试卷,周末更是几大张,大半的题不会(因很多单词不知道),真不知道小学英语是怎么混过来的。我同事的孩子小学就开始学雅思的,现在学英语很轻松,在小学感觉我的孩子和她的孩子成绩一样啊都是优啊。真是后悔没有让他在小学英语学得扎实点,学得多一点,进入初中英语学习也会轻松许多。小学英语听、说、读、写、背一样都不能少,不然就会变成老大难科目。
勤奋和好的学习方法
小学时成绩优秀和中等的孩子,他们的学习习惯大都是不错的,进入初中后勤奋再加上好的学习方法就相当于一个优秀。初中所学的知识又多又难且进度快,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很难上去,小学时成绩落后的大都是学习习惯差造成的,学习习惯是长期养成的结果,无论是好的或是坏的习惯一旦形成不易改变,所以小学成绩落后的孩子家长一定要尽早重视起来,不要一看到成绩落后了就开始忙于补课,一定要抓好孩子的学习习惯。
家长应该多与老师交流,共同努力,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主动和孩子的班主任老师、任课老师取得联系,共同掌握小朋友在校、在家的心理动态和学习情况,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让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