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进行历史性会面,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宏伟蓝图。此次会面,开启了两岸领导人直接交流沟通的先河,踏出两岸高层政治互动往来的关键一步,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这一重大事件,与高中历史、政治学科知识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也可能在2016年高考中予以体现,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重大史实】
1949年以来,两岸关系历经风雨、跌宕起伏。从激烈军事冲突,到长期尖锐政治对峙,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才打破相互隔绝的坚冰,两岸同胞开始交流往来。
1993年4月,第一次“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建立了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推进两岸制度化协商的机制。
2008年马英九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两岸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建立并增进互信,海协会、海基会协商签署了23项协议,两岸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
2014年2月,国台办和陆委会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建立两部门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开辟了新的两岸沟通管道。
【热点解读】
两岸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建立并增进互信,开辟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两岸领导人会面得以实现,来自于两岸双方和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得益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累积的丰硕成果,是历史发展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
【考向预测】
以选择题/主观题的形式,可能从以下四个角度命题:
1.考查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三次合作(论述类、说明类);
2.考查建国后国共两党的关系发展历程(论述类、说明类);
3.考查“一国两制”的产生、发展和意义(原因类、意义类);
4.考查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合作的历史事实(论述类、说明类)。
1.习马会+一国两制/唯物论
【热点解读】此次会面双方以两岸领导人身份和名义举行,是双方商定的。这是在两岸政治分歧尚未解决情况下根据一个中国原则作出的务实安排。
【考向预测】选择题/主观题,以原因类、意义类试题的形式,考查政治生活中“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国家的政治职能、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和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从哲学角度看,这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2.
初高中提分热线:192-6656-3658
欢迎咨询孩子的学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