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学辅导考试QQ交流群:298985181
智能学辅导中小学QQ交流群:99107564 欢迎关注中小课外辅导官方微博 ![]()
![]()

4、语用原则导致的复杂文意。要了解说话人的意图,我们必须了解一些语用原则,其中就包括我们的言语行为(speech act)理论。根据言语行为理论,每说一句话都在实行三种言语行为:言内行为(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 act)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言外行为,也就是我们日常说的“言外之意”。仅听懂文意是不够的,考生需要根据上下文、句式、语气等等综合判断说话人是疑问、建议、抱怨等等。托福测试的一大出题点就是“言外之意”,尤其是容易出现在重听题、观点组织题与推断题中。
1. No…, but such crude estimates. (TPO5, L2)
2. This is the inciting incident. It sets off, the plot of the play. (TPO7, L2)
这两句都来自重听题的重听内容。第一句中,such crude estimates.听力中教授的语气有一点迟疑,表现了他的不赞同。而这句话本意也是“如此粗略的估计”更加表现了教授的不赞同。第二句中,前文提到了一个术语inciting incident。随后说到重听的这句话, it sets off, the plot of the play。它推动了戏剧情节的开展。这个“它”就是前文的inciting incident。所以这句话是通过解释 “inciting incident”,引发事件,的功能来解释这个词的含义,起解释说明的作用。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了托福听力测试是如何展示说话人的言外行为的,也是我们需要最注意的地方。
总的来说,托福听力测试减少了对细节的考察,加大了对文章逻辑、文本内涵、说话人隐含意义的考察,这无疑加大了我们做听力的难度。但是对这些难度进行的详细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托福的出题思路,从而有针对性的展开复习,更加高效的备考。
延伸阅读:
托福写作文章思路分析——父母的角色
托福写作文章思路分析——工作机会
托福写作中常见的10个失分点(一)
更多阅读资料:
/guide/category/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