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有些知识不是很好理解,所有同学经常会有一些错误的认识,为了及时帮助高中生们改正错误认识,下面整理了一些比较容易犯错的知识点,希望同学能及时改正错误。
1、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属于离子化合物。(错,如AlCl3为共价化合物。)
2、氯化钠晶体一定是由许多氯化钠分子构成的。(错,氯化钠晶体是由Na+和Cl-构成)
3、无色一定是白色。(错,无色是没有颜色。)
4、CO2一定不支持燃烧。(错,镁可以在CO2中燃烧。)
5、化学反应生成的气体或固体,一定要标明↑或↓符号。(错,Fe+CuSO4==FeSO4+Cu )
6、能使燃烧的木条火焰熄灭的气体一定是CO2 。(错,如N2也不能支持木条燃烧。)
7、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有晶体析出。(错,如饱和石灰水降温后变成不饱和溶液。)
8、活泼金属与酸反应一定产生氢气。(错,如铜与浓硫酸反应不产生氢气。)
9、液体一定是溶液。(错,氢氧化铁胶体不是溶液。)
10、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错,如2NaOH+CO2=Na2CO3+H2O。)
11、含碳的化合物一定为有机物。(错,如CO2 , Na2CO3等为无机物。)
12、元素显正价一定是由原子失电子形成的。(错,如HCl中H为+1价,但不是氢元素失电子形成的。)
13、析出BaSO4沉淀的溶液中一定不含BaSO4。(错,有很少一部分BaSO4≒Ba2++SO42-形成溶解平衡。)
14、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解和结晶一定都停止了。(错,溶解和结晶仍在进行。)
15、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错,溶液的浓稀只有在温度和溶质、溶剂的量都确定的情况下,才有可比性。)
16、能电离出H+的物质一定是酸。(错,如NaHSO4是盐不是酸。)
17、钠一定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错,如2Na+2H2O+CuSO4=Cu(OH)2↓+Na2SO4 +H2↑得不到铜。)
18、酸酐一定能与水化合生成酸。(错,如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19、硫酸铜溶液的溶质一定是胆矾。(错,溶质为无水CuSO4。)
20、盐溶液一定呈中性。(错,如Na2CO3溶液呈碱性。)
21、振荡和搅拌都一定能使物质溶解度增大。(错,振荡和搅拌只能加快溶解速度,但不能改变物质的溶解度。)
22、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一定是潮解现象。(错,潮解只对晶体而言。)
23、溶液一定是液态的,并且一定是无色透明的。(错,如洁净的空气也是溶液,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24、单质一定属于金属或非金属。(错,惰性气体既不属于金属又不属于非金属。)
25、两种盐发生反应一定生成另外两种盐。(错,如NaHSO4 +NaCl=Na2SO4+HCl↑。)
26、盐与金属反应一定生成另一种金属和另一种盐,(错,如2FeCl3+Cu= CuCl2+2FeCl2 )
27、物质中含有阳离子,一定含有阴离子。(错,如金属铁中含有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但没有阴离子。)
以上的高中化学知识点,高中生们闲暇时间多看几遍,之后就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