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备考指导 > 高中辅导 > 高中课外辅导 > 2015年高考物理备考知识点之摩擦力

2015年高考物理备考知识点之摩擦力

  导读:2015年高考已经在向高三考生招手,在备考阶段,为了帮助高考生更好的复习,小编整理了物理相关的知识点,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是“摩擦力”相关内容。


  1、摩擦力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弹力;③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说明: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特别要注意“相对”的理解。


  3、摩擦力的方向:


  ①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1)“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可能与运动方向成一夹角。


  (2)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4、摩擦力的大小:


  (1)静摩擦力的大小:


  ①与相对运动趋势的强弱有关,趋势越强,静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即0≤f≤fm 但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FN无直接关系。具体大小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动力学规律求解。


  ②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中学阶段讨论问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认为它们数值相等。


  ③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公式:F=μFN (F表示滑动摩擦力大小,FN表示正压力的大小,μ叫动摩擦因数)。


  说明:①FN表示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更多的情况需结合运动情况与平衡条件加以确定。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况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5、摩擦力的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无关,只由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两个因素决定,而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材料的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物理知识的学习不是看过一遍就可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经常拿出来复习一下,这样才能熟记于心。

初高中提分热线:192-6656-3658

欢迎咨询孩子的学习问题

初高中辅导,中高考冲刺辅导,线上辅导+线下辅导

一对一辅导、作业辅导、小班课、艺考文化课

咨询热线

192-6656-3658

扫描智能学微信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免费咨询孩子的学习问题,预约本地资深老师辅导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