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小学生相关教育及辅导信息,可关注官方微信:智能学辅导中小学课外辅导
导读: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的能多读书,增长知识,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可是事实上很多孩子都不喜欢读书,这也让很多家长头疼,经常是各类书籍买了一丢,孩子却都感兴趣。那么如何让孩子从小爱上读书呢,专家给出了以下建议:
1、从孩子的从兴趣出发。
孩子从小就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始终有一双探索和发现的眼睛,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往往会刨根问底,弄个明白。孩子小的时候问的最多的就是为什么?每当遇到类似的问题,有的父母会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倾囊而出、引经据典,自己说的津津有味、沉浸其中,可孩子却一头雾水,不知所然;有的父母就害怕孩子问为什么,有的问题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回答,不知道是为什么;有的父母把孩子的问题置之一旁,不当回事,并且还会指责孩子,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问题,特别是当父母忙于手头工作时,对孩子的问题就更不耐烦,“没看到正忙着吗?别捣乱,一边玩去”,这也是很多父母惯用的手法。
其实,当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就是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最佳契机,也是引导孩子爱上读书的好机会,孩子的问题有时五花八门,做父母的就要根据问题察觉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和孩子一起去查阅相关的书籍,让孩子自己找出答案,最终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查阅书籍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引发孩子极大的求知欲,当孩子在书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时,那种喜悦和满足感会让孩子体会到读书是一种快乐,人都有逃避痛苦追求快乐的本能需要,所以,书就会成为孩子享受快乐和获取知识的工具。
2、根据年龄选择不同的书。
孩子处于不同阶段就会对不同的事物感兴趣,而且识字多少也会和年级有关系,这一点家长们一定要注意。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去选择适合孩子的书。年纪偏小的阶段,就要选择以图为主的书籍,这样孩子也容易感兴趣,年纪大一些的话可以选择图文结合的,有利于孩子学习文字;也不会让孩子那么感到厌。年纪再大一些的话,识字也互比较多了,可以选择文字类型的书。总之,家长在选择图书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和实际情况。
3、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书,不是天生就会读的,需要通过后天的影响才能够懂的读书。可是,很多父母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孩子的任务就是读书,把读书看做是孩子天生的能力,在这种错误的观念趋势下,很多父母就以“强按牛头”的方式,强迫孩子去读。
有的父母自己就没有读书的习惯,回到家中不是看电视打发时间,就是玩电脑游戏消遣,有的喜欢玩麻将、打牌,有的出门应酬,连陪孩子的时间都没有就更不要说读书了,在这种环境之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很少有读书的习惯的。
互联网不仅缩短了空间的距离,同时也把全世界的信息浓缩在了一台小小的电脑里面,足不出户就能够查阅各种信息,这种信息的便捷也充斥着太多的不利,其中一点就是很多人在自己的家中很难找到一本像样的书。
如果想让孩子爱上读书,做父母的首先要喜欢读书,至少要有看书的习惯。在家中安置书架和书橱,定期购买一些有益的书来看,夫妻之间经常以书中的内容为话题展开讨论,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受到父母的熏陶,自动的去看书。
4、和孩子一起挑选书籍。
很多家长喜欢在网上给孩子买书,在网上看书,这种方式和到书店买书、图书馆看书、还是有不同之处的。网络虽然省时、方便,可是,孩子不会直观的看到图书的内容,并且在网络上买书目的性很强,直奔目标,这就失去了对其它书籍了解的机会了,最重要的一点是,家长在买书,孩子的心却跑到游戏的场景里去了。
陪孩子一起经常光顾书店和图书馆,是让孩子养成读书习惯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孩子在里面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去读,能够直观的看到书的内容,并且选择性很大,如果孩子有了去图书馆和书店的习惯,那么,书也就会自然而然的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5、定期倾听和分享孩子读书心得。
家庭成员之间由于种种原因很少有机会在一起交流和沟通,特别是亲子之间的沟通更是少之又少,这也是孩子和父母间为什么会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由于沟通时间的减少,亲子间的感情也在逐渐的淡化。其实,在分享和交流读书心得的同时也给家庭成员之间提供了一次沟通的机会。
不管平时多忙,都要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倾听孩子讲述书中的故事。孩子在讲述的过程中,会锻炼他的语言组织能力,在和父母的交流中能够碰撞出新的知识点,同父母分享故事的同时,孩子能体会到,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和别人分享也是一种幸福,慢慢的孩子就会建立起自信,这种自信也会转化成力量,促使着孩子去读更多的书,积累更多知识。
高尔基:“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让孩子爱上读书,让书陶冶孩子的性情,完善孩子的人格,拓宽孩子的视野,净化孩子的心灵。
小学生家长必读的热点推荐:
孩子的六大智力要素如何培养
别让电子产品代替父母的爱
孩子之间的差距就是家庭教育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