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学辅导考试QQ交流群:298985181
智能学辅导中小学QQ交流群:99107564 欢迎关注中小课外辅导官方微博 ![]()
![]()

议论文中的连贯主要体现在主位的频繁转换、话题游移以及小句关系的断层等方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认识问题,学生由于对事物缺乏深入、细致的理解,对事物发生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没有弄清楚,表述时便少了一些必不可少的环节。一般年龄比较低的考生容易出现这个问题。另一种是受句法或者词汇所限,不能完全表达出全部的逻辑分析。
大部分作文分数在5-6分的考生都会有辞不达意或者句法表达不够恰当的地方。还有一种是没处理好由思考向语言的转化。心理学中把思考时所用的语言叫“内部言语”,而把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语言叫“外部言语”,由于思维的速度大大高于表达的速度,“内部言语”一般是简约而不完整的,它不太受语法规则的约束,用词欠斟酌,也不连贯,到了表达的时候,我们要经过推敲,使之完善起来。思考常常在瞬间完成,这时留在我们头脑里的往往是首尾环节,中间的环节被省略或淡化了,形诸语言文字的时候,必须把它们添补上,对方才能明白。如果表述时缺少这些中间环节,语言便不连贯。下面分别举例说明:有一类常见的大作文是双边议论型的,即有人认为A好,有人认为B好,要求discuss两方面的优缺点。这种文章不可避免要涉及到A和B的比较,所以比较时经常出现这样的句式:
Driving a private car is more comfortable than taking a bus, but taking a bus is far more economical than the fuel cost.
这组并列句中前面一句是以开私家车作为句子开始的,而but后的一句是以坐公交车为出发点的。如果说并列句中前后两部分主语不同是可以的,但问题是第一句中比较的对象是坐公交车,是宾语,而第二句中又变成了主语,所以就造成主语频繁转换的问题,令读者眩晕。其实修改也很简单,只要把第一句的主语和宾语互换位置,然后把more改成less即可,这样前后一气呵成,后面的一句主语也可以用代词替代,更为简洁。
第二个连贯方面常见的问题是话题发生游移的问题,一般我们称为“跑题”。如在一篇阐述城市居住环境的议论文中,最近我辅导的一个学生这样写:
People living in large cities often suffer from too much pressure. They can’t go to sleep easily. An example is my parents who work hard everyday so that they seldom have time to rest. After one year, my mom’s hair turned white. If we work all day without rest, nobody will go on. A day has 24 hours. 8 hours is for work, 8 is for rest and the other 8 is for play.
其实上面的一段话中的每个句子虽然比较短,措辞稍显简单,但总体而言写的还可以。只是放在一段中就有一个中心观点不够明确的问题。如果按照第一句话中所表达的那样,这段应该围绕“居住在大城市的人压力大”为中心来展开段落,例如:可以写压力来自哪几个方面,也可以写压力大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还可以写怎样减压。
但是作者先写压力大的后果是不能入睡,接下来举了一个自己的父母忙于工作没有时间休息的例子,然后就评价不休息的后果,再就转入到一天的时间分配,这是典型的汉语“线性思维”模式。句子不断发展下去,但是离主题越来越远。其实从“父母忙于工作”开始,这段中的内容就已经有点游移了,所以应该尽快收回。
最后来看一下小句之间的关系断层的问题。
In a completely alien environment, a very young student may feel very uncomfortable because the language, food and entertainment etc. of the local people are rather different from the familiar homeland, so cultural shock needs a long time to adapt to.
如果是熟悉跨文化交际这个话题的人来讲,这一个大长句写得应该是很不错,由一个主句、一个原因状语从句和so引导的并列句三个小句组成。但是最后一部分中的cultural shock和前面没有任何的联系,而且这是一个比较专业的词汇,读者层次不一,不能保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过渡到下面的观点中。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在第二小句和第三小句中缺少了一个“桥梁”:这种种不适我们称作“cultural shock”。加上这一句,表达就显得流畅多了。
延伸阅读:
2015英国签证语言考试新安排
雅思考试答案正确格式须知
雅思阅读题做不完怎么办?
更多阅读资料:
/guide/cgpx/y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