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备考指导 > 初中辅导 > 初中语文 > 2015年中考语文备考之修辞

2015年中考语文备考之修辞

  导读:2015年中考的考生们,有计划好寒假的复习方案吗。有计划的复习还是才能事半功倍,为了帮助2015年的中考生们更好的复习,智能学辅导中小学辅导老师整理了中考考试要点,帮助同学备站中考。下面是给同学介绍的是中考语文之修辞。

  一、复习要点

  1、正确辨识和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对比、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等十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理解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

  2、能依据要求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3、语言表达能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4、理解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二、从题型分析看,近年来,中考对修辞的考查要求是:

  ①有对修辞手法的辨识选择题,包括一种或多种方法的辨识。解答时,要求考生能透彻了解八种修辞手法各自特点,尤其注意区别清楚容易混淆的几种修辞手法,如比喻的三种形式,设问与反问的区别,排比与反复的区别等。

  ②有对各种修辞作用的理解、分析、判断题。解答时,除了抓住各种修辞的本质特征去辨析外,更重要的是结合句意进行理解,不仅要分析修辞对描述对象的表现效果,还要体会出作者珠思想、意图。有的还要结合课文内容去把握。

  ③还有修辞手法的实际运用题(包括主观题和客观题),其中主观题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重视。如提供带有某种修辞手法的情境,用规定的方法仿写句子等。

  三、《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教材中常出现的修辞格还有借代、引用、反语等。对要求掌握的修辞格,首先要熟记其定义、理解其要点。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

  明喻甲象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犹)如、好比、出现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

  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

  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

  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真理。

  10、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

  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

  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这些修辞中,考查的最多的是比喻。不要把有“像”、“好像”的句子都看成比喻句。多数情况下,‘像“、”好象“、”仿佛“表示比喻,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是比喻:

  (1)表示比较的。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2)表示推测、揣度的。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3)表示例举。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4)表示想象。如: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四、学习修辞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把有”像“”好像“的句子都看成比喻句。

  在多数情况下,”像“”好像“”仿佛“表示比喻,但是要注意以下情况不是比喻:

  ①表示比喻的: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②表示推测、揣度的。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③表示例举。如:攀枝花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去处,像二滩水库、米易溶洞。

  ④表示想象。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在我掌中似的。

  2.怎样区分设问和反问

  设问和反问都是有疑而问,但是设问是自问自答,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则是问而不答,以加强语气。

  如: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设问)

  难道你就觉得只是树?(反问)

  3.借喻和借代的不同

  ①借喻是比喻的一种,侧重于”喻“的喻体和本体相似的关系,借代的借体和本体是相关的关系。借体与本体之间没有相似点。

  ②借喻可以换成明喻,借代不能。

  4.怎样区别排比和反复

  排比句至少是三个句子,反复句是两个以上的句子。排比句的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有共同的词语。

  反复句是两种以上相同的语句重复,为了突出强调。


初高中提分热线:192-6656-3658

欢迎咨询孩子的学习问题

初高中辅导,中高考冲刺辅导,线上辅导+线下辅导

一对一辅导、作业辅导、小班课、艺考文化课

咨询热线

192-6656-3658

扫描智能学微信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免费咨询孩子的学习问题,预约本地资深老师辅导

联系老师